• 皇家码头为宜居家园树立典范

皇家码头为宜居家园树立典范

皇家码头是一个拥有1万居民、各类商店、咖啡馆、一所学校、多家企业及一支专属足球俱乐部的繁荣社区。被居住和工作在这里的人们誉为是一个真正宜居的社区,这个成功的社区模式将成为未来社区建设的典范。
 

随着政府致力于加快新住房的建设步伐,Ballymore开发的伦敦东部皇家码头(Royal Wharf)展示了如何通过大规模开发,打造理想宜居家园,并满足当前人们对繁荣理想社区的迫切需求。

Ballymore借助雄厚资源与远见卓识,成功改造了这片毗邻泰晤士河畔的40英亩土地。公司总经理 John Mulryan 表示,“我们将这里视为一个创建新城区的重大机遇。因此,我们建造了一条全新的高街、一所新学校,并引入众多商铺和企业。让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,在几年间业已变成了一座拥有1万居民的温馨社区。”

建筑事务所Howells的创始人兼董事Glenn Howells强调说“在这里不仅仅是建造房屋,更要打造基础设施、社区和配套设施,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宜居社区,而不仅仅是一个房区。”

除了4,000多套住宅,皇家码头还配备了餐厅、咖啡馆、社区中心、牙医诊所、药房、绿地以及伦敦最长的船埠码头Royal Wharf Pier,这是Uber泰晤士快船服务的最新码头。全部这一切的建成仅用了六年时间。Glenn Howells补充道:“令人瞩目的是,这种方式让社区得以迅速扎根、发展壮大并步入正轨。”

观看我们的视频,了解更多有关皇家码头转型的故事。

居住与工作在皇家码头社区的人们也深有同感。皇家码头小学执行校长Linda-May Bingham说:“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价值观就是希望学校能融入社区,同时社区也能够融入学校。皇家码头的社区精神非常强,这里是一个充满活力且适合家庭生活的地方。”附近Little Hudson Café的老板Nicola Micah也表示:“我觉得这里的社区精神非常棒,尤其是现在有更多的店铺与本地商家纷纷营业以后更加如此。”

这种社区精神不仅来源于完善的设施,还得益于由当地慈善机构——West Silvertown Foundation慈善基金会组织的丰富活动。该机构在皇家码头设有一个活动中心。新入住的居民Chandrika表示:“社区里总是举办各类活动,人们有机会结识新的朋友,邻里之间也会建立深厚的友谊。”

因此,居民们将皇家码头描述为是一个多元化的、热情好客的社区。居民Jo表示:“这里有很多年轻家庭或养狗的夫妇,每个人都很友好。”居民Jonnie则补充道:“这里不像其他的社区邻里之间各不相识,我们这里的邻居都像朋友一般熟识。”

皇家码头的社区精神还在日益壮大,这些都得益于像Vito Monteiro这样居民努力的结果。他表示:“我一直热爱足球和教练工作,于是决定创办一支足球队,让社区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。”皇家码头足球俱乐部已在Echo Junior联赛中崭露头角,特别是7岁以下年龄组更是捧回了一座奖杯。

政府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复制皇家码头的成功模式,以满足日益紧迫的住房需求。Ballymore董事长Mulryan提出了解决方案:“如果我们希望私营机构在伦敦建造更多的住宅,我们需要创造一个鼓励投资的环境。”皇家码头项目没有使用公共资金,而是吸引了国际投资者们的资本。

“在皇家码头,我们的开发合作伙伴是新加坡的豪利集团——他们本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投资,但他们决定投资伦敦的住宅项目,"Mulryan先生继续说。“这对伦敦来说是一件好事,对现在以这里为家的一万人来说也是一件好事。我认为我们需要将这种投资视为对我们城市的利好举措,我们需要住房和财政政策来激励这种投资,而在目前的环境下,这种投资很难实现。”

SHARE

相关文章